2025 年 11 月 12 日,首场由澳门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与澳科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系列讲座顺利开展。澳门科技大学创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林铖助理教授,以《AIGC 时代的游戏数字内容生成》为题展开分享,为现场师生深度剖析生成式AI为游戏产业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讲座现场
首先,澳门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理事长、澳科大创新工程学院助理院长李晓东率先致辞。他不仅介绍了系列讲座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技术探讨的核心目的,还向在场师生隆重介绍了主讲人林铖助理教授。

李晓东教授致辞
林铖助理教授在分享中提出,游戏的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娱乐范畴,成为融合科技、艺术与文化的综合性载体。他强调,游戏领域既是超大规模数字场景构建的前沿阵地,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关键试验场,更在推动文化创意「走出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林铖助理教授分享
在讲座中,林铖助理教授回顾了「次世代游戏」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硬件性能的升级与图形渲染技术的突破,推动现代游戏实现了电影级的视觉呈现与沉浸式体验。他以《原神》、《赛博朋克 2077》及《侠盗猎车手 6》为例,指出这类顶尖作品既标志着行业技术的巅峰水准,也揭示了游戏内容制作成本不断攀升的现实。针对这一挑战,他指出「AI + 游戏」已成为破解困局的产业新趋势。他介绍,生成式 AI 正全面渗透角色建模、场景设计、动画生成等游戏美术资产制作全流程,不仅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更拓展了创意表达的边界。他展示的多项前沿研究成果显示,相关技术突破已让数字角色与 3D 资产的制作朝着自动化、个性化方向迈进,为游戏开发开辟了全新路径。
在谈及游戏行业未来时,他表示未来的游戏将能透过AI即时生成内容,并精准理解玩家的想法,游戏中的角色也会拥有自己的情感和策略。他特别强调,技术只是工具,游戏的核心始终是「好玩」,最终要看玩家是否能获得乐趣。
此外,为促进澳门相关领域发展,澳门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与澳科大计算机学院将在2025-2026学年继续合作举办系列讲座,为学生和业界人士介绍最新的行业与科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