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成功舉辦「第34屆無線與光通信國際會議」

2025/05/28

全場合影

澳門科技大學25周年校慶之際,由澳科大及廣東科技學院聯合主辦的「第34屆無線與光通信國際會議」於2025年5月20日至22日期間於大學N101大禮堂成功舉行。本次國際會議聚焦無線網絡與通信、光通信與光網絡、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在通信領域的應用等主題,會議旨在展示最新創新成果、探討前沿技術、交流研究理念並探索前沿議題。

會議為期三天,期間共設置四場主旨演講及六個主題分論壇,吸引了超過2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行業專家與嘉賓等匯聚一堂。他們圍繞無線與光通信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展開了一場場精彩紛呈、深度十足的交流與討論,為推動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智慧與動力。

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嘉賓包括: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先生,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資訊及科技處處長杜家豪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高校處三級主任科員褚志文先生,澳門郵電局高級技術員蕭穎豪先生,澳門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會長黃民聰教授,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博士,MTel電信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副總裁梁麗明女士,廣東科技學院校長梁瑞雄教授,澳科大副校監、校長李行偉講座教授,創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渡講座教授,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創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院長李建慶教授等。

李行偉校長致辭

開幕式上,李行偉校長在致辭中回顧了澳科大的發展歷程。他指出,澳科大建校於2000年,作為一所年輕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始終站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紮根澳門,拓展大灣區,服務國家,致力於人才培育並推動社會進步。近年來,澳科大持續取得重要成就,自2020年起連續6年位列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300強。他提到「澳科一號」為澳門與歐洲太空總署等世界各地的伙伴進行國際科學合作搭建了平台,體現澳門作為東西方國際橋樑的作用。李校長強調無線與光通信國際會議歷經30多年,已成為全球通信領域的重要平台,他呼籲參會者能在會議期間激發洞見與合作,同時誠邀參會者探索澳門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美麗城市。

梁瑞雄校長致辭

梁瑞雄校長在致辭中介紹廣東科技學院成立於2003年,是一所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多學科大學,並以工科為核心。梁校長強調,隨著5G和6G、高速光纖網路和量子通信的尖端進展,這些技術正在突破技術瓶頸,並將全球的網絡連結性提升到新的高度。這次會議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平台,讓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頂尖人才可以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最新趨勢,塑造通信的未來。希望本次會議能激發創新交流,明確智能運算時代的發展方向,加速科學研究成果向實際應用的轉換。

張渡院長致辭

張渡院長在致辭中強調無線與光通信國際會議作為國際通訊與網絡領域的重要平台,三十年來持續推動無線網絡、光通信與AI技術的跨領域創新。本屆會議設有多場全會演講及產業領袖主題報告,並頒發「高錕最佳論文獎」以表彰傑出研究成果。同時,他感謝會議主席、程序委員會主席、全體委員會成員、審稿人、作者及贊助商的支持。最後,他誠邀參會者在參與高質量會議議程的同時,亦爭取機會深化學術交流與合作。

主講嘉賓分享:劉云浩教授(左上)、Dusit Niyato教授(右上)、呂超講座教授(左下)、周孟初教授(右下)

本次大會特邀無線與光通信領域權威專家擔任主講嘉賓,包括: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院長劉云浩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與數據科學學院Dusit Niyato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光子技術研究院院長呂超講座教授及新澤西理工學院傑出教授、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工程科學系周孟初教授。四位主講嘉賓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了無線與光通信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受邀講者與投稿作者掠影

在隨後的六個主題分論壇中,不同的受邀講者與60多位投稿作者積極參與,分別圍繞無線網絡與通信、光通信與網絡、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等主題,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思想的火花在這裡激烈碰撞,為無線與光通信領域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諸多新思路、新方向。

第34屆無線與光通信國際會議的成功舉辦,構建了覆蓋全球通信領域研究人員與技術專家的高端學術交流平台。通過多維度的學術研討與技術成果展示,會議展示了當前無線與光通信領域的關鍵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澳科大將以本次會議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的協同創新機制,深化産學研用合作模式,持續提升在通信技術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為全球無線與光通信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與會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