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

课程简介

  • 课程期限

    本课程正常修业期限为3,最长修业期限为6年。

  • 授课方式

    面授课程

  • 授课语言

    中文/英文

  • 学术领域 / 知识范畴

    环境科学与工程

  • 课程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课程强调学科交叉、独立创新和课程实践,包括开展同材料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数学等先进学科的合作研究;参与科研项目;了解市政环保设施和优秀环保企业运营;与产业界专家学者学习科学知识和经验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环境道德意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产业界、科技界以及政府管理层所倚重的综合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

学习计划

入学资格

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生态学、水力水文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管理科学、计算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以及相近学科之硕士学位获得者。

(报读者必须提交英语能力证明)

 

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风险评价、智慧环境

 

课程设置

():必修科目(7学分)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学分

DESZ01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进展

3

DESZ02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

DESZ03

学术专题项目

2

 

():选修科目(12学分)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学分

DESE01

水污染控制工程

3

DESE02

环境化学

3

DESE03

生态水利工程

3

DESE0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3

DESE05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

3

DESE06

固体废物控制和资源化技术

3

DESE07

环境流体力学

3

DESE08

海岸带环境多介质相互作用专题

3

DESE09

环境统计学

3

DESE10

机器学习

3

DESE11

人工智能原理

3

*将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学生人数和选修情况决定科目开设。

 

():学位论文(18学分)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种类

学分

DESZ04

论文

必修

18


科目简介

必修科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进展(3学分)

本科目主要以全球面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国际前沿的各种问题、观点、理念、技术以及环境事件为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讨论来吸引学生对环境前沿问题的关注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问题分析和表达能力。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2 学分)

本科目是学生与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商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学生须通过自己查找或阅读导师推荐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来全面认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为写作博士论文选题报告(Research Proposal)作必要的准备。选题报告成绩主要基于如下标准:(130%: 对研究领域及相关研究历史及现状的综述是否全面深入;225%: 选题是否新颖和具有创新性;320%: 选题是否具有按时完成的可能性;425%: 论文完成后其结果是否具有重要性。学生通过选题报告答辩方能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及经学院组织的委员会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学分。

 

学术专题项目(2学分)

本科目由澳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或大学大师讲座定期(每月至少一次)组织关于本科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的学术报告、研究进展。学生需参加此类学术报告累计十次以上。由论文指导教师负责记录学生出席情况,按其出席情况以及学术讨论表现来判定分数。

 

选修科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3 学分)

本科目将系统的介绍各种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方法原理,包括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微生物学方法和原理,也阐述这些方法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环境化学(3 学分)

本课程密切结合中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通过阐述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较全面深入地阐明了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生态水利工程(3 学分)

本课程涵盖河流水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各种湿地及其修复方法和修复生态的各种工程措施。课程还涉及河口三角洲发育规律、人工造陆影响、藻华、沼泽草和红树林、河口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及气候变化影响。课程亦讲授外来物种入侵及其管理策略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准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 学分)

本科目将论述备受关注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说明其来源、成因、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管理和治理;其次阐述近代国际上三个大气环境热点问题:即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气候变暖,阐明它们的由来、危害、科学认识及防治对策等。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3 学分)

通过本课程来正确认识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了解土壤的形成、发展、退化和恢复的过程与机制,熟悉不同类型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伤害,掌握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实施与管理等内容。

 

固体废物控制和资源化技术(3 学分)

本课程将从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及其资源化基本理论出发,系统地介绍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压实、破碎与细磨、分选、脱水、焚烧、热解和生物处理等资源化技术,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综合规划方案等内容。

 

环境流体力学(3 学分)

本课程将涉及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层流湍流和边界层等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和方法,还包括环境流体(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和物质在环境流体中的输运过程等。

 

海岸带环境多介质相互作用专题(3 学分)

本科目主要围绕气化变化与应对、监测预警、新兴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与防控等海岸带相关的多介质环境作用前沿热点问题,重点关注水、气、土壤多介质以及种植物、城市等多研究对象的相互影响级交互作用。

 

环境统计学(3 学分)

本科目将涉及数理统计学基础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与数理统计,让学生掌握有关数理统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同时,介绍统计学在环境中的应用,学习如何使用相应的统计软件,如SPSS, Excel等。

 

机器学习(3 学分)

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领域,课程将重点介绍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讨论一些经典而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神经网路、支援向量机、贝叶斯分类器、集成学习、聚类、降维与度量学习)等。

 

人工智能原理(3 学分)

本科目将重点讲述人工智慧的体系、求解、规划和学习。体系篇涉及绪论与体系论;求解篇讲述搜索问题、优化问题、博弈问题、以及约束问题求解;规划篇分别是时空关联规划和决策理论规划。第四,是学习篇,论述机器学习的三个视角。


学习要求

1.第1-2学期学生必须修读表(一)中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进展,共计3学分。 2.第1-2学期学生需根据研究方向及专业基础,在表(二)中开设的选修科目中选修4门,共计12学分。 3.第1-6学期内必须参加至少十次表(一)中的 “学术专题项目”,获得2学分。 4.第3-4学期内完成表(一)中的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获得2学分。 5.学生在确认完授课科目后,需撰写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答辩。完成开题答辩后,方可继续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 6.一般情况下,学生需以第一作者(澳门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SCI收录的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至少1篇,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审查、推荐,经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评鉴,认为达到上述要求之相当水准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7.博士学位论文必须通过评审及论文答辩。

学习时间

1.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为24个月,累计写作、修改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 2.课堂教学一般安排于周一至周五晚间、或周六。

毕业资格

学生须符合下列各项规定,并经大学学术及教学委员会通过可获颁发本大学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1.在所属课程之修业期内完成及通过学习计划的要求,各科目成绩(不含学位论文成绩)累计平均积点不低于2.50; 2.遵守大学的修读守则; 3.缴清指定费用及归还所借的大学财物。 备注:所有课程大纲及学习计划,按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所载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