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器系統實驗室
簡介:本實驗室致力於二維材料光電特性的基礎研究及其在生物醫學、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創新。目前重點研發基於二維材料的高性能電化學光電探測器,其核心優勢體現在:1)高靈敏度;2)超快回應速度。通過融合納米技術與跨學科研究方法,我們系統探索這些新型材料在生物傳感(如黴菌毒素檢測、疾病標誌物篩查)與環境治理(污染物高效降解)中的轉化應用,同時積極開展新型癌症診療策略的探索。
實驗室配備完備的研發平臺,主要設備包括:通風櫥、光電化學工作站、光催化反應系統(配備氙燈光源及多波長濾光片)、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等離子體清洗機、高速離心機及超聲波清洗系統等,可滿足從材料製備到測試的實驗需求。
未來發展規劃聚焦兩大前沿方向:1)智慧回應型納米材料開發,通過引入機器學習演算法優化材料設計流程;2)應用場景拓展,重點佈局神經科學領域(如柔性腦機介面器件)及智慧環境監測網路構建,推動二維材料從基礎研究向工程化應用的發展。
描述:
光電化學測試:通過在光照射下對材料的光電流進行測量,評估其光催化活性及光電轉換效率。研究不同光照和電學條件下納米光電子材料的光電流與阻抗等半導體電學性能,進而為開發高性能生物傳感電極提供關鍵資料支援。
光催化性能測試:太陽光激發催化劑產生活性氧,對有機染料催化降解。催化後,用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測目標降解物濃度,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該法可用於環境監測與污染控制、食品檢測與安全、重金屬元素分析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