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澳門科技大學二十五周年校慶,澳門科技大學創新工程學院舉行跨學科科學與工程系列講座,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專業人士,分享他們對科學與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實踐的見解。2025年春季跨學科科學與工程系列講座共有5場,首場於2025年3月21日下午在澳科大康澤創新科技中心舉行。
此次講座由創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渡講座教授主持,出席嘉賓為創新工程學院助理院長(外展)李曉東教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院長蔡占川教授、助理院長李建慶教授、醫學院Sookja Kim Chung教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課程主任盧曉平副教授、梁延研副教授、楊蕾副教授、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范星星副教授、吳強副教授以及黃琛助理教授。澳門科技大學創新工程學院誠摯邀請來自創新工程學院研究生、博士後研究人員、以及對科學與工程感興趣的人士參加此次跨學科科學與工程系列講座,共同探討學科交叉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張渡講座教授在主持講座
本次邀請到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潘毅講座教授發表了主題為“從DeepSeek看大模型賦能生物醫藥”的主旨演講,闡述了从AI基礎大模型、到行業大模型、到場景大模型、到問題大模型的演變。每一步的變化都需要注入相應的知識和模型的微調。討論了大模型ChatGPT和DeepSeek的基本原理和在生物醫藥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潘毅講座教授認為,大模型背後海量的資料庫是優勢,但在專業領域裡則存在著干擾資訊過多和缺乏專業知識的弊端。針對這種情況,潘教授的團隊研發了一種自閉症大語言模型知識向量庫系統,可以減少訓練時間和利用小量的訓練資料,並且達到更好的效果。本報告還介紹了利用大模型設計新的藥物小分子。我們可以輸入很多與治療某種疾病有關聯的小藥物分子到大模型系統來產生新的藥物小分子,加上我們強大的AI藥物篩選功能,我們就有可能設計出合適某個靶標的新藥。
潘毅講座教授在演講
這場講座為學院師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豐富了他們在跨學科科學與工程的知識和技能,讓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更易取得優異的成績。創新工程學院將繼續舉辦更多的學術講座活動,為學院師生提供更多實用的資訊和平臺,以促進跨學科領域水準的提升和學術成果的分享,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的不斷發展。
參與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