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4日,澳門科技大學副校監、校長李行偉講座教授率領代表團訪問美國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UMCES)的兩個研究基地:位於乞沙比克灣 (CB 海灣)東部的霍恩角實驗室(HPL)和位於巴爾的摩的海洋與環境技術研究所 (IMET)。澳科大代表團與中心的教授學者就環境與氣候變化議題進行深入交流討論。
代表團和UMCES領導和教授在霍恩角實驗室(HPL)
代表團和UMCES領導和教授在巴爾的摩海洋與環境技術研究所(IMET)
UMCES是馬里蘭大學的一個研究院分校,有將近一百年歷史的科學研究中心,致力於環境科學、河口海岸和海洋科學等研究,在海洋及河口富營養化研究領域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UMCES和馬里蘭州政府特別重視氣候變化與適應等議題,致力於環境教育和公眾參與。
李行偉校長向UMCES 校長Dr. Bill Dennison贈送紀念品
訪問團受到UMCES中心校長Dr. Bill Dennison、秘書長Dave Nemazie和IMET所長Dr. Russell Hill的熱情接待。
IMET的水產養殖研究中心經理Stephanie Alexander帶領李行偉校長一行參觀UMCES霍恩角實驗室牡蠣孵化設施
Stephanie Alexander經理向李行偉校長一行展示UMCES霍恩角實驗室歷年的牡蠣產量
Stephanie Alexander經理為李行偉校長一行講解牡蠣幼蟲的藻類飼料養殖
除了研究交流之外,訪問團還參觀了位於HPL的牡蠣孵化實驗室和位於IMET的水產養殖研究中心。作為美國東海岸最大的牡蠣孵化場所之一,該牡蠣孵化實驗室生產各種牡蠣幼蟲,用於牡蠣量產、研究、環境修復和公眾教育。中心經理Stephanie Alexander介紹了牡蠣繁育的技術難點、繁育過程、產量及應用實例。水產養殖研究中心佔地1,800平方米,擁有先進的核心設施,對大西洋鮭魚等瀕臨滅絕的名貴魚類進行最佳養殖條件的水產養殖技術研究。工作人員還介紹了實驗室繁育的魚類種類和環境可持續性的設備,循環海水系統的設計、環境(鹽度和溫度)控制、廢物處理和養料循環處理、以及來自沼氣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UMCES 和 MUST在 IMET 研討會上討論有害藻華研究
UMCES 學者在霍恩角實驗室分享經驗
UMCES IMET所長Dr. Russell Hill做報告
研討會為期兩天,6月3日主要圍繞水體富營養化展開討論,HPL主任Dr. Mike Sieracki首先介紹了實驗室概况; 中心校長Dr. Bill Dennison介紹了CB 海灣的富營養化和修復;澳門海岸帶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野外站)馬義兵站長介紹了野外站的概况;Dr. Ming Li (HPL) 介紹了氣候變遷對CB 海灣水動力和水質的影響;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張凱助理教授介紹沿海城市排水渠微塑料和塑化劑污染現狀;Dr. Judy O’Neil (HPL)介紹了CB 海灣的有害藻華情況;Dr. Heath Kelsey (HPL) 介紹了一個創新科普項目-面對社會的CB海灣環境報告(Chesapeake Bay Report Card) 近年取得的成就;Dr. Lori Staver (HPL)介紹了波普拉人工島的生態修復研究;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李瑛助理教授介紹了海水入侵對重金屬和碳轉化過程的影響;Dr. Xin Zhang (HPL)做了一個探討全球尺度的氮磷失衡的報告。
6月4日主要圍繞污染治理措施和應對方案展開討論,IMET所長Dr. Russell Hill首先介紹IMET的概況;Dr. Eric Schott (IMET) 介紹了巴爾的摩海港近年的生態修復工作及港灣水質的改善;Dr. Isabella Bertani (IMET) 介紹了CB海灣的空氣流域-分水嶺-河口全耦合的三維模型,作為環境管理工具用於預測氣候變遷對CB海灣的降雨量和水質影響;李行偉校長介紹了在亞熱帶沿海水域的有害藻華預測,通過建立實時監測藻種和細胞密度的模型用於藻華預警;Dr. Yantao Li (IMET) 介紹了基於藻類的生物燃料的相關研究;Dr. Feng Chen (IMET) 介紹了藻類生物技術在垃圾處理廠減碳方面的研究;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魏燕富助理教授介紹了通過活化黏土礦物和磁鐵礦高效除磷的納米技術,用於水體富營養化的處理。
研討會期間,雙方在水質和沿海生態環境研究進行了深入探討,期待借鑒CB海灣研究和治理的經驗,協助解決粵港澳大灣區水污染問題,雙方在水質模型研究,研究生培養、產學研一體化等方面交換了意見。在建立更進一步的合作及人員交流等方面,初步達成一致共識。
是次深入交流訪問,不僅有助於提高澳科大在海外高校的知名度,也增進了澳科大與馬里蘭大學的聯繫及合作,為未來搭建環境研究和氣候變遷領域的長期合作奠定了基礎。通過交流,系統瞭解了CB灣污染修復的前沿技術和實踐經驗,這對於把環境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具有重要啓示。不同學科交叉合作模式有助於加速研究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實際效益。
是次澳科大訪問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創新工程學院助理院長、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課程主任李曉東教授,商學院蔡琦海助理教授及創新工程學院院務主任李燕芳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