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博士
課程簡介
-
課程期限
本課程正常修業期限為3年,最長修業期限為6年。
-
授課方式
面授課程
-
授課語言
中文/英文
-
學術領域 / 知識範疇
人工智能
-
課程介紹
本課程旨在培養具有寬廣堅實的理論基礎、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嚴謹的工作作風及優良的職業道德、並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能夠勝任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科研、教學和技術管理工作。
學習計劃
入學資格
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資訊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統計學、數學、醫學以及相近學科之碩士學位獲得者。
研究方向
計算機視覺、多媒體檢索、智能醫療診斷、智慧中醫藥分析
課程設置
表(一):必修科目(10學分)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學分 |
DIAZ11 | 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 | 2 |
DIAZ12 | 學術專題項目 | 2 |
DIAZ01 | 人工智能原理 | 3 |
DIAZ02 | 機器學習 | 3 |
表(二):選修科目(六門選修兩門,大學有權取消開辦修讀人數不足之科目) (6學分)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學分 |
DIAE01 | 深度學習 | 3 |
DIAE02 | 計算機視覺 | 3 |
DIAE03 | 自然語言處理 | 3 |
DIAE04 | 算法與計算複雜性 | 3 |
DIAE05 | 數字圖像處理 | 3 |
DIAE06 | 人工智能專題 | 3 |
科目編號 | 科目名稱 | 種類 | 學分 |
DIAZ13 | 論文 | 必修 | 18 |
表(四):頂級國際會議推薦名錄
國際會議全稱 | 簡稱 |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Conference | NIP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 ICML |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 CVPR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 ICCV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 | ICLR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 ACM SIGGRAPH |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 ACM SIGIR |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AAI |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 ACM MM |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JCAI |
科目簡介
必修科目
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2 學分)
本課程旨在指導學生瞭解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現狀,通過文獻綜述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瞭解本領域中待解決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以指導學生更好的選擇研究方向,完成博士研究課題的選題設定。
學術專題項目(2 學分)
本課程旨在拓展學生視野,讓學生瞭解人工智能領域的最近進展,通過學術講座、學術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與業內專家面對面交流,獲得更多解人工智能的最新知識。
人工智能原理(3 學分)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用計算機軟件和硬體去實現人類的智慧,即如何感知並作用於外部環境。本課程在系統論述人工智能學科及其研究體系的基礎上,將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劃分為求解、規劃、學習與推理這四大部分,再分別詳細地論述:
1. 搜索問題、優化問題、博弈問題與約束問題等的求解方法;
2. 時空與決策理論規劃;
3. 從任務、範式與模型這三個視角來講述機器學習;
4. 知識的表徵與推理機制。
機器學習(3 學分)
本課程提供了一個廣泛的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和統計模式識別的介紹。主題包括:1) 監督學習(參數/非參數演算法,支援向量機,核函數,神經網絡);2)無監督學習(聚類,降維,推薦系統,深入學習推薦);3) 機器學習的最佳實踐(偏差/方差理論,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創新過程)。
選修科目
深度學習(3 學分)
本課程系統地介紹深度學習基本原理,如啟動函數、反向傳播、卷積、池化, Dropout,講述代表性的深度網路模型,如卷積神經網路、循環神經網路、生成對抗網路等,介紹深度學習的一些代表性的應用實例。
計算機視覺(3 學分)
本課程系統地講述計算機視覺的理論基礎與框架、計算機視覺中的手工特徵提取與特徵學習方法、計算機視覺中物體的識別與分類、動作的檢測與定位、內容的理解與預測等技術。
自然語言處理(3 學分)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 1) 自然語言處理的數學基礎,n元語法模型以及隱爾可夫模型等;2) 自然語言處理的語言學基礎、詞語搭配、語義消岐、概率句法分析等;3) 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如文本的分類與聚類、資訊檢索、機器翻譯、資訊挖掘等。
算法與計算複雜性(3 學分)
本課程旨在通過介紹若干演算法,討論演算法設計的基本要求,并進行演算法複雜性分折。内容包括:組合論-遞進關係與母函數、動態規劃、優先策略、分治策略、搜索技術、并行演算法、排序與查找以及NP理論等。
數字圖像處理(3 學分)
本課程旨在介紹數字圖像處理及模式識別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內容包括數字園像的預處理、特徵提取、分析;統計模式識別,結構模式識別及其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學生應根據所學內容,選讀相關論文並給出相應報告。
人工智能專題(3 學分)
本課程旨在拓展學生視野,讓學生瞭解人工智能領域的最近進展、應用趨勢和產業發展規律。
學習要求
1.第1-2學期學生必須修讀表(一)中的人工智能原理和機器學習,共計6學分。 2.第1-2學期學生需根據研究方向及專業基礎,在表(二)中開設的選修科目中選修2門,共計6學分。 3.第1-4學期內參加至少30個小時表(一)中的學術專題項目,獲得2學分。 4.第3-4學期內完成表(一)中的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獲得2學分(2021/2022學年及之前入學的學生,請參閱入學當年的學習計劃)。 5.學生在確認完授課科目後,需撰寫開題報告並完成開題答辯。完成開題答辯後,方可繼續博士論文的研究和寫作。 6.在修讀期內,每位學生必須以第一作者至少發表兩篇學術論文(兩篇SCI、或者一篇SCI和一篇頂級國際會議(表四)論文、澳門科技大學為第一單位),方可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7.博士學位論文必須通過評審及論文答辯。
學習時間
1.論文寫作時間原則上爲24個月,累計寫作、修改時間不得少於12個月。 2.課堂教學一般安排於周一至周五晚間、或週六。
畢業資格
學生須符合下列各項規定,並經大學學術及教學委員會通過可獲頒發本大學之人工智能博士學位﹕ 1.在所屬課程之修業期內完成及通過學習計劃的要求,各科目成績(不含學位論文成績)累計平均積點不低於2.50; 2.遵守大學的修讀守則; 3.繳清指定費用及歸還所借的大學財物。 備註:所有課程大綱及學習計劃,按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所載爲准。